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談談地獄、陰間與火湖      梁乃光

十一月的主日講道,曾與大家思想(路十六19-31)中《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因時間關係,未有解釋人死後到「陰間」(路十六23-31)的問題。但因這涉及救恩所帶來的結果,亦因不少人對人死後所到的地獄、陰間或火湖等地方,都存著不少混淆;故想藉著今次《牧者心聲》,與大家談談這個問題。因內容較複雜和廣泛,又因篇幅所限,故只扼要提出。

財主所去的「陰間」是甚麼地方?首先「陰間」不是地獄。地獄是一個佛教名詞,意指「地下牢獄」;因《和合本》在翻譯時,這詞已廣泛深入人心,成為大眾明白的某種意思。1919年翻譯《和合本》的宣教士,或許不知此字的由來。《和合本》翻譯為「地獄」的經文不少,其中有(太五22、十28)等處。而英文〝Hell〞則是外國人所通用的名詞,英文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也誤譯作〝Hell〞,[1]考究這是歐洲古時拜假神者所用的名稱,與我們今天所說的地獄的觀念相似。而「陰間」也不是「無底坑」〝bottomless pit〞(參啟廿3)。因為這是為魔鬼所預備,在主再來之時要到的暫時地方(啟廿3),等到千年過後,牠才被丟入火湖(啟廿10)。那時魔鬼、獸和假先知,將一同在「火湖」中受苦,直到永永遠遠。

「陰間」在聖經舊約中有不同意思:按上下文有指死亡,或墳墓,如「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撒下廿二6)是指死亡,留意這是詩歌體裁的對稱;而「祂的靈魂不撇在陰間」(詩十六10,徒二29引用),是指基督已經復活,不在墳墓裡。[2]「陰間」這字也同樣來自佛教的用字,與「陽間」相對。這字的希伯來文是〝sheol〞「示路阿」,希臘文是〝hades〞「黑地斯」。新約的用法多指是人死後的暫到之地,正如財主死後,靈魂就到了「陰間」(路十六23)受苦。但留意,直到今天所有未信人死後都到「陰間」,但將來他們的靈魂將要復活,從陰間上來,就是耶穌所說:「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五29)。到最後的白色大寶座審判那日,「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著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是指不信主死了的人的靈魂,要從陰間這暫住之地方復活受審。「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那時不信的人身體復活後被定罪,被扔到永遠的「火湖」(啟廿12-14),從此「陰間」也再沒有了。

那麼「拉撒路」所在的地方又是甚麼?傳統理解,「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路十六22)乃是指「樂園」(路廿三43),就是信主的人靈魂死後所到的地方。耶穌捨命當日,曾向悔改的強盜應許所到之地。那裡信的人的靈魂要得福樂,直等候主再來時,他們的身體要復活。這個「樂園」是義人所到的陰間,和財主所到那惡人的陰間相對(路十六23,24,27,28),並且「有深淵限定」(路十六26),以致人不能越過;而已死的人也不能到人間(路十六27)。所以今天所謂人死後的回魂、問米、靈魂被招喚等,都不合乎聖經,因為人的靈魂根本無法再到人間。死後的人的靈魂到人間,都是邪靈的假冒,除了神自己呼喚人從陰間上來以外(太十七3),這都不能發生。

按傳統理解,在耶穌未復活之前,陰間分為這兩部份,有深淵所隔,可以遠遠望見,並可溝通,卻不能相近。但耶穌復活後,將得救之人的靈魂從義人的陰間帶到天上。根據的經文是保羅曾被提到三層天上的「樂園」(林後十二1-4),並且耶穌已「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弗四8),新譯本作「擄了許多俘擄」,原文意思指「擄掠那些被擄的人」,就是在樂園中得救的靈魂。這樣,現在樂園是在天上三層天上,而得救的信徒,他們的靈魂就在那裡與主同在(林後五8;腓一23),身體則等候主來的時候復活,就是我們身體得贖的日子(羅八22-25;林前十五52)。至於不信的人,則等候千禧年之後,身體復活,被扔在「火湖」(啟廿13,14)。但關乎樂園被提到上三層天,是過往傳統講法,聖經沒有說明,只是一種推想,有待更確實的釋經。但「亞伯拉罕的懷裡」較可能是指義人死後,他們因信側卧在信心之父的懷裡,就是義人的信讓他們在「神的國」裡,與信心的列祖一同坐席(側卧指坐席,參路十三27-30)。路十六26只說「有深淵限定」,未提及位置和相距有多遠。

關乎「地獄」這個字,原來中文此翻譯,有一處不是指「火湖」:「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彼後二4)。這「地獄」的中文翻譯,希臘文是〝tartarus〞音譯「他他拉斯」,是指一個黑暗的坑,不是給犯罪的人,乃是給犯罪的天使。所以,這地方和人到的「陰間」拉不上關係。

上文提到,不信的人的靈魂,有一天他們將要從「陰間」提上來,復活定罪,最後被丟在「火湖」,這是第二次的死。而中譯的「地獄」原文〝gehenna〞音譯「疾恨那」,是指「火湖」:「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祂」(太十28)。「疾恨那」的希伯文來是GeHinnom,即「欣嫩子谷」(欣嫩的兒子的山谷,〝Valley of the son of Hinnom〞),而他兒子就是「陀非特」〝Tophet〞,故「欣嫩子谷」亦名叫「陀非特」。事實上,「欣嫩子谷」是在耶路撒冷西南麓的一個山谷。這是一個可憎、不潔和受咒詛之地。許多人把他們的兒女帶到「陀非特」獻給假神摩洛,直到約西亞王「污穢欣嫩子谷的陀非特,不許人在那裡使兒女經火,獻給摩洛」(王下廿三10)。猶太拉比著作曾提到:「以後許多人把耶路撒冷的垃圾與動物的腸臟及腐肉等,拿到陀非特燒。走獸的屍首,並行刑的犯人的屍首,都在這裡用火焚燒。」耶穌就引用這地方的不滅之火,來說明將來「火湖」的可怕。這地方就成了「火湖」的縮影。而聖經直接譯作「火湖」〝the lake of fire〞,如:「被扔在燒著的硫磺火湖裡」(啟十九20);「惟有膽胠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啟廿一8)

時至今日,「火湖」即「疾恨拿」還未有人在,因古往今來的不信者,全都暫在「陰間」受苦,直等到世界的末了來到。首先入「火湖」的,是獸和假先知(參啟十九20,他倆不用到陰間,乃直接到火湖)。之後千禧年過後,不信的人將要復活,經審判後就同進「火湖」,這是永遠的死。

但神不單公義,也是慈愛!「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願我們都與神同心,趁著還有今日,天天把握機會,向未信的人傳揚福音,盼望他們早日信主得救,免去「火湖」的結局。但願一切的榮耀,全歸於坐寶座的神,也歸於羔羊基督,阿們。


[1] 例如太十28:〝…but rather fear him which is able to destroy both soul and body in hell〞

[2] 不少人以為基督曾下到陰間,如「因祂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徒二27)。《使徒信經》中的一句也說:「…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但事實上,「陰間」應譯作「墳墓」,即基督已從死裡復活,不在墳墓裡。基督當然可以無處不在,但事實上,祂死的當日已在樂園裡(路廿三43)。「因祂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這節,新國際標準本NIV則準確的翻譯作「墳墓」:〝because you will not abandon me to the grave〞(Acts 2:27)。《和合本》的翻譯和《使徒信經》的意思在這句上有錯誤。有關基督曾否到過陰間,參考https://www.efcc.org.hk/Articles/view/1830#.ZW_YTHYrgoU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              「近前聽」                   梁乃光

上平蒙神厚恩,自1994年5月建堂,至2010年購堂成功,買得一樓全層。並且蒙神恩助,集眾位長執、建堂小組、裝修設計公司及眾弟兄姊妹的合心協力,給與各方寶貴和具建設性的意見,以致上平裝修果效理念。或許這些年日我們已看慣了,但真不知有多少外來的講員或肢體們曾向我們提說:「我們來到上平聚會,真感覺教會裝修得十分莊麗和美觀!」

但弟兄姊妹可能不知道,我們在整個裝修設計上最看重的,是大堂的主日敬拜,能達到最佳敬拜和聽道的果效,讓神得著最大的榮耀,會眾得到最佳的牧養和造就。首要是講臺與所有會眾的距離都接近;大堂不擺放任何文字壁報,讓會眾聽道更專心;座椅的揀選讓會眾能在最舒適的情況下敬拜聽道;還有大堂的收音吸音問題、琴音在敬拜時的效果…等等。弟兄姊妹,我們有否浪費上平這美好的設計構思,讓自己在崇拜和聽道中失去上好的福份?

但上平自裝修到今天,我們留意到在大堂擘餅、崇拜或其他聚會,弟兄姊妹皆傾向揀選坐後不坐前,讓自己遠離大堂講臺,形成大堂前排(特別是正中面對講員的坐位)的前四五行多是留空,讓前排的坐位形同虛設。我們長執和傳道同工們因要守望教會,必須坐在會場最後。但現時空了大堂前排的現象,不單在整體外觀上欠佳,也給人一個印象:會眾不投入崇拜聚會,人數疏落。而遲來到聚會的肢體,亦會因後排沒有空位而行上前,影響講員和會眾聽道。或許坐前排會有些壓迫性,但勝過這心理會叫我們得著屬靈更美的福份。或有肢體提到前排是冷氣出位,坐的人會感到寒氣迫人。但這是技術上問題,可以跟進解決。

事實上,「近前聽」(傳五1)draw near to hear不單只是給人專注,投入聚會,更重要是讓我們在敬拜和聽道上有莫大益處。想問大家,你認為聽道能達到最佳果效,除了聖靈工作和人心靈的準備外,最重要是甚麼?或許你沒想過,是講員的面容表情、姿態外展!記得自己入讀海外神學院,創辦人院長曾霖芳牧師曾在他所著的《講道學》一書的頁二二零,其中「眉宇之間」一課提到:「有專家認為心意的表達及感力,言辭只佔百分之七,語氣及聲調佔百份之三十八,而面部表情則佔百份之五十五。這種說法不可靠,怎麼會算得那麼準確?何況因人而異。不過面部表情最具影響力,則是事實;特別顯於眉宇之間。當一個人內心平靜的時候,眉宇之間有種泰然自若神態,有祥和的氣氛、鎮定的精神。面部流露這種神情來講道,顯得從容不迫,講起來表現有把握,也會影響整個會場。當你以嚴肅心情傳講重要信息的時候,眉宇之間便會流露凛然正氣,顯得可敬可畏,使人覺得不能不信服。…常聽一位主的忠僕講道,他有一特點…每次講到緊要關頭之時,總是忽然停頓一下,雙眉緊鎖,一個字一個字講出來,真是字字有力,人心受到震撼。原來出自內心的,連皺著眉頭都有力。由內心表達於面部的,竟然任何表情都有力。」

我所提到的「近前聽」,是作為會眾的你,可以近距離面對面的,與講員有最直接的交流溝通。當講員講道時被神的靈感動,他的言辭、語氣或身形姿態,會隨著神的感動而自然流露,會眾在與講員面對面接觸,將接收到他從神的道所流露所表達的信息。曾有弟兄與我分享:「原來夏令會坐在最前排是那麼的好啊!道是多麼入心!」最近有肢體向我說:「坐在最前排聽的道,領受是多深入和多麼的不同,從前真沒有想到!」

讀到(路十五1):「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挨近」draw near是指當時中東人習慣側身用左手支撐挨著的坐姿。但經文此處更包含著一種強烈的對比。一班受法利賽人和文士所憎恨排斥的稅吏和罪人,因耶穌所講,那下文「失羊、失錢和失子的比喻-神愛罪人的道」(路十五2-32)所吸引。從耶穌面容所流露了祂那份無比寬容接納的神情,叫他們深被吸引,不自覺地「挨近」耶穌,側耳而聽。自己讀到這裡,體會耶穌那顆憐愛罪人的心腸,從祂眉宇之間,表露無遺。稅吏和罪人就是在最近的距離與耶穌面對面face to face,眼對眼eye to eye接觸。道就是在這樣近距離無阻隔下進入他們的心,感動他們。

再思想(路十39)伯大尼的馬利亞,她「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是在腳那麼近的距離,面對面,眼對眼的與耶穌交流。馬利亞聽道何等入心,忘記了幫助姊姊在筵席上服侍主,清心的聽道,得著那上好的福份。難怪她明白耶穌將要為罪人死的想望和心情,就趁耶穌還在的時候,將至貴的香膏澆在主前。

弟兄姊妹,今天神為上平預備了多麼好的地界設施,每主日都有不同的僕人使女傳講主道。你有來到神的殿中,是否常「近前聽」?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沒想到的福音旅程」 梁乃光

今年九月八至廿八日,我和麗娥姊妹請了一次侍奉多年以來最長的十九日年假。事源是已移居加拿大多倫多的大哥一家,誠邀我和三弟兩個家庭,同往他家住宿,作為三兄弟多年來未嘗有過的相聚、生活和休息。經過半年多的考慮,並想到可順道探望住在溫哥華,在世已是最至親的九十多歲姨丈姨母,並可有機會向未信的姨丈傳福音。於是行程就這樣定妥。但「沒想到」這次的探親旅程,神使之成為見證祂福音的美好經歷。

我們三個家庭共六人,先住在溫哥華姨丈姨媽的家。其間大哥已為我們預備了豐富緊湊的行程。原本在溫哥華的第一個主日,我們將往一間華人教會聚會。但因行程緊密,各人亦有不同意向想望。最終行程有變,我們決定這主日的聚會,改為周六晚在姨丈的家中作家庭崇拜,並由我來作帶領。當我在預備聚會時,想到姨丈雖已受洗多年,但仍是未信主,且對信仰反感;姨母亦曾多次提我要向姨丈傳福音。「沒想到」周五晚神感動我起意誠邀這兩位長輩及家人,一同出席這次聚會,並且臨時變陣,用極短時間預備福音聚會,他們也答應。那晚先由我領唱《奇異恩典》。「沒想到」我改用英文歌詞,心想字句會更傳神,卻令到表弟的兒子(只曉看英文)也投入聚會。大哥跟著分享父親信主的奇妙見證,最後由我分享《珍貴福音》的內容,並以祈禱祝福結朿。姨丈多年來對基督教頗抗拒,但這兩個月前因染上肺炎,幾次走向生死邊沿,令本來剛硬的心柔軟下來。這次的他,包括所有家人,都十分投入聚會,深見神在其中。之後我也每次在外出用膳時,都坐在姨丈身旁分享福音。記得最後一晚,我誠邀姨丈決志祈禱。雖然無人知道他信主的心如何,但離開溫哥華之前,姨丈再一次危急入院,「想不到」在他穩定後,就主動向我們說「多謝!求主保佑!」六隻字!也「想不到」表弟婦也有心尋求信仰,故我們將透過手機及郵寄,將《每日靈糧》寄給他們,求主將福音道種放在他們心中,也請大家禱告記念他們。

第二周來到多倫多,我大哥的家住宿兩周。在離港前,大衛團張惠兒姊妹曾邀請我和麗娥姊妹在多倫多期間,可探望她的媽媽。「沒想到」這次的探訪,竟由探望一位老人家,變成一次多人聚會的燒烤晚膳見證會,地點是在姊妹的弟弟家中。當晚除了惠兒姊妹(當時她在多倫多),有她弟弟一家三人、來過香港見過面的伯母,還有惠兒姊妹多年前的小學同學和家人也在,共約十二人。這次姊妹的邀請,是盼望我和麗娥姊妹在飯聚中見證主。「沒想到」這次飯聚,即使素來較抗拒福音的部份親人朋友,都留心聆聽見證;更「沒想到」在離開時,伯母竟然急忙走到門口,詢問我如何可以受洗。伯母過往曾來港,當時我們已見過面,弟兄姊妹亦曾與她分享過信仰。但在這次飯聚,她由始至終都非常投入聆聽。「沒想到」在回程途中,由惠兒的二姊駕車,我就在車箱中與伯母澄清信仰,她也虔誠地一句一句地禱告決志信主。這短短10多分鐘車程的信仰分享,「沒想到」帶來伯母生命的改變。麗娥姊妹也由那天開始,每天發給伯母靈修資料。深願能使伯母靈命得到培育,並請記念伯母能在溫哥華教會中,接受預備洗禮班,幫助她更清楚信仰,受浸歸主。

在多倫多最後一周,「沒想到」大哥大嫂安排他們30周年的結婚飯聚。當晚我們在酒樓進行,簡單但滿有恩典。姪女是全場的主席,除了介紹各人和當晚程序、玩玩遊戲外,她獻唱《奇異恩典》和〝You Raise Me Up〞這兩首詩歌。第一首是福音性,讓在座中大嫂的家人可聆聽福音信息。而第二首則是姪女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歌聲美妙,感動人心!最後則由我大哥和大嫂分享神在他們婚姻之中的恩典,是信仰將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帶進幸福和恩典之中。但「想不到」第二天清早,將要離開多倫多回港的最後一日,我大嫂的大哥竟主動邀請我們一家七人(連我姪女)共進午膳。我認為是神給與我們難得的機會,就在午膳時坐在大嫂的大哥身邊分享信仰。「想不到」這位大哥過往對福音多有保留,今次卻因有一位「牧師」在場,他就很釋放的分享他未能信主的原因。感恩這是一個十分好的起步,願神早早得著他。

這次「想不到」的福音旅程,好像是我們一家所籌劃,但背後卻有神的恩典帶領,我們只是和應神的作為,讓祂在未信的人中被顯為大。求主常使用我們作祂的福音出口,阿們。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十一6)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十23)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上平還有校園工作嗎 」 張家慧

我 在上平服侍 的 過程中,知道不少弟兄姊妹是在求學時期信主 的 。
當中有 些 肢體是 在 中學時代 由師長或同學 邀請 參加 教會聚會 而歸主
的。 也有不少是透過由上平傳道同工在「田家炳中學」 下稱「田中」
帶領的「查經班」、或是參加由弟兄姊妹一起在暑期舉辦的「福音營」
而認識主耶穌基督。一方面為教會弟兄姊妹感恩,在中學時期能與生命
的主相遇,一生堅定相信主耶穌。另一方面也為上平感恩 ,我們 能透過
進入校園接觸每一代的少年人,弟兄姊妹也 因此 可投身服侍少年人,一
起參與傳福音的工作。 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近年 校園工作好像停
了下來呢

在「田中」的校園午膳查經及暑期營會在「田中」的校園午膳查經及暑期營會,,因因著著疫情疫情的的防疫措施安防疫措施安排排等等,等等,已已經經停辦停辦了了33年多年多。期間我們曾探索以不同的方式與學校合。期間我們曾探索以不同的方式與學校合作,盼望能服侍這一代的少年人作,盼望能服侍這一代的少年人。但因著各種因素未能進行,。但因著各種因素未能進行,雖然看似雖然看似因疫情令因疫情令校園校園服侍停頓下來,但仍深信當我們願意去服侍,天父必在最服侍停頓下來,但仍深信當我們願意去服侍,天父必在最佳佳的的時機時機,,給我們機會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繼續服侍學生讓我們繼續服侍學生。。 感恩在感恩在今年今年66月中旬,收到「長城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月中旬,收到「長城教育基金會」總幹事的的邀請邀請,,招募招募教會教會義工在新學年義工在新學年(2023(2023–2024)2024)進入「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進入「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下稱「陳朱」下稱「陳朱」))。。義工義工將將會為中一會為中一班的班的宗教科宗教科課堂,擔當課堂,擔當組長組長角色;角色;課課堂中堂中與與學生學生們在們在分組時段分組時段,一同,一同探討成長、人生、宗教等題目,從中關探討成長、人生、宗教等題目,從中關心這一代的中一學生,與心這一代的中一學生,與他們他們一起面對升中一起面對升中的的適應及成長的挑戰適應及成長的挑戰。。 當當同工同工收到這個邀請,我們也收到這個邀請,我們也是是急不及待的立刻回應「上平願意」急不及待的立刻回應「上平願意」。。在預備過程中,我們邀請了一些平日日間能協助的弟兄姊妹。感恩在邀在預備過程中,我們邀請了一些平日日間能協助的弟兄姊妹。感恩在邀請過程中,弟兄姊妹經過禱告回應「願意」。現時不計同工在內,已有請過程中,弟兄姊妹經過禱告回應「願意」。現時不計同工在內,已有77位肢體位肢體((其中一位是後備其中一位是後備))參與,並將於參與,並將於99月份開始進入「陳朱」認識月份開始進入「陳朱」認識及及接觸中一學生接觸中一學生。。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
感謝主的邀請,讓上平可以透過小組組長義工的身份進入校園。感謝主的邀請,讓上平可以透過小組組長義工的身份進入校園。義工將暫定在每週四早上參與中一的宗教科,課堂由學校老師教授,義義工將暫定在每週四早上參與中一的宗教科,課堂由學校老師教授,義工負責帶領小組討論。深信上平的義工們,也懷著戰戰兢兢的心進入校工負責帶領小組討論。深信上平的義工們,也懷著戰戰兢兢的心進入校園,以基督的愛與新一代的孩子相處接觸。求主使用我們成為橋樑,讓園,以基督的愛與新一代的孩子相處接觸。求主使用我們成為橋樑,讓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更明白主耶穌的愛和能力。求主賜下聆聽的耳朵,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更明白主耶穌的愛和能力。求主賜下聆聽的耳朵,成為學生的聆聽者,讓我們在服侍的過程中能祝福他們成為學生的聆聽者,讓我們在服侍的過程中能祝福他們。。 而「田中」的服侍,我們並非告一段落!教會計劃在下半而「田中」的服侍,我們並非告一段落!教會計劃在下半學年,學年,以新的模式進入校園,盼望能祝福這一代的少年人!深信無論是上平以新的模式進入校園,盼望能祝福這一代的少年人!深信無論是上平的信二代少年人,或是透過不同機會接觸的少年人,我們也盼望他們能的信二代少年人,或是透過不同機會接觸的少年人,我們也盼望他們能在成長中有神的話建立他們的生命,引導他們走上當行的道路上,一生在成長中有神的話建立他們的生命,引導他們走上當行的道路上,一生堅定走上蒙福及使人蒙福之路

請守望﹕ 1.1. 請守望新一代的少年人,面對過去防疫措施不少有影響他們成請守望新一代的少年人,面對過去防疫措施不少有影響他們成長,求主幫助他們在新學年有美好的體驗,也經歷主耶穌的愛。長,求主幫助他們在新學年有美好的體驗,也經歷主耶穌的愛。
2.

  1. 請守望「陳朱」「田中」請守望「陳朱」「田中」((及各校園及各校園))中一新生升中的適應。中一新生升中的適應。
    3.
  2. 請守望新年學上平「組長義工」的服侍,在服侍過程中求主賜請守望新年學上平「組長義工」的服侍,在服侍過程中求主賜我我們有天父的眼睛,看見孩子的生命需要主。也守望上平能配合學校的們有天父的眼睛,看見孩子的生命需要主。也守望上平能配合學校的編課安排,有美好的配搭及適應。編課安排,有美好的配搭及適應。
    4.
    4.請守望上平信二代的成長,在主日少年小組在真理上有好的學習。請守望上平信二代的成長,在主日少年小組在真理上有好的學習。守望每位協助的肢體在服侍過程中有智慧和主耶穌的愛與孩子同行守望每位協助的肢體在服侍過程中有智慧和主耶穌的愛與孩子同行。。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之夏令會的 【 寧靜時刻】 關麗娥

 不經不覺,下周三便開始夏令會了!你期待入營嗎?在忙碌的生活裡可有空預備心靈嗎?相信大部份弟兄姊妹的回應是「如此忙,怎會如此早去預備呀!!」

   我們確實是忙。「忙」已成為香港信徒的通病。「忙」更是一個大強盜,奪去我們人生好多重要的東西!試數數,你在忙碌中失去了多少東西?!其中最無奈損失的,會否就是那份「安靜的心」呢!?

   因為「忙」會令我們產生錯覺,我們以為要搶回時間,就用盡每一分每一秒,充塞每一段時間,甚至在同一時間內兼容多樣事情。「忙」亦會令我們失衡,令我們不斷地活動,以致我們沒有安排休息時間,甚至不再懂得休息。

   難怪聖經作出呼喚:「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

   神是活著的,祂是說話的神。我們要聽到神的聲音,就必須安靜下來,以及等候神。正聖經記載:「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43:31)

夏令會就是我們休息、安靜、等候神的好機會

   夏令會聚會一向豐富,五日四夜裡有多個聚會,如早晚講道會、專人見證和讀經時段,我們會接收好多訊息,卻未必有空間去默想、消化。過往周四和周五講道會後,是讀經時段。考慮到大家應有個人讀經習慣,可自行安排個人的讀經。故此,大會在這兩段時間安排的聚會為【寧靜時刻】。

   【寧靜時刻】是給大家可以悠閒地休息、安靜,放慢腳步的時段,好讓自己身心有舒緩,並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狀況;同時,可給神空間,讓神在心中說話。

   所以,鼓勵大家在【寧靜時刻】,暫時嘗試不同肢體交談,讓這時段單單成為你和神的個人約會!

   留意,大會營刊所提供的純是指引,目的是幫助大家可以安靜下來,故此,不要以為是必答題,把心思努力去解答,失去原意-安靜聆聽主的心。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聱:生命的傳承      麥鳳佩

最近到外堂教會講道,與乃光長老不約而同,都是選用了提摩太後書一章,主題是「耶穌基督福音的傳承」,保羅提醒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因他傳承了外祖母羅以和他母親友妮基無偽的信(sincere faith),所以要將恩賜如火的挑旺起來。我引用了我姪孫女兩歲生日時,給我刮目相看的感受與她母親在whatsapp分享:「昨晚跟福福(姪孫乳名)有機會玩,佢一面玩,當時大廳電視機聲浪大、大人都在講說話,福福竟然聽到媽媽 (在大廳另一角) 在咳,佢跟我講,媽媽咳,我地好唔好斟杯水俾佢飲?」我頓時感到很驚訝,心想一定有人教過她講,佢再不是講BB話的福福了!」我們分享一輪,福福的媽咪說:「記得婆婆(我媽媽)教我要讓孩子認識神、要愛主。」她的回應使我十分感動!福福的婆婆六十三歲安息主懷,她生前患上多發性骨髓瘤,在病患中信主,十五年來成為抗癌勇士,不單只沒有嚇怕女兒,反而她的女兒大學時決定相信耶穌,現在她希望能傳承母親的信心,帶孩子愛主愛神!

信心的傳承就是一項生命的工程、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

因著教會推行「門徒培訓課程」希望能夠做好屬靈的傳承,我也抱著這個心態參與,希望自己也能以生命影響生命。

2022年5月22日參加教會「門徒培訓課程」小組第一次聚會,我們一起簽署小組契約:準時開始、一起計劃每季上課日期時間、一起完成學習要求、不可隨便缺席、缺席必須向組長請假、小組分享內容要保密,以建立小組的互信。我們是否百分百按這契約完成第一年三季的門訓?感謝神,在組員互相鼓勵、遷就時間、一個也不能少的精神之下,我們「實體」的出席率至少有80%,加上逼不得已個別要網上參與,出席率應該係達到百分百。在多位組員有年幼的子女、在工作事奉、時間心力拉扯下,能夠這樣聚集分享學習,真的有點排除萬難的感覺,也見證在神凡事都能!

我在小組中,也獲益良多。

我很喜歡每天背誦聖經的設計,既有挑戰,也很實用。我們分小組互相背誦,不單只是每次聚集之前要背好一兩節經文,每次需要累積背誦,以每季上課十次為例,即第十次可以背誦十節經文。這樣逐漸累積,能加深記憶。特別喜歡有些經文是以前未背誦過,而又十分合用的。例如:以賽亞書二十六章三節「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我用過多次來鼓勵自己和鼓勵人。當然也有一些經文背了很多次,也是很難入腦呢!然而,「少年人用甚麼來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篇119:9)

另外查經課堂也很受用,幫助我們操練查考敍事文體和論說文體的經文。雖然我是傳道人,似乎預備講章的時候也需要先查考經文,不過,能夠有長老傳道帶領小組,按步驟仔細的查考,發掘神話語的亮光,整合解釋、定綱領分段落,反思應用,這些查經要訣,也需要勤加操練,有助將聖經解釋清楚,自己得益、也讓會眾得到餵養、提醒!還有其他課堂,幫助我們建立主前省察的習慣、學習交談式禱告等等,未能一一盡錄!

當然最享受還是與小組組員彼此建立互信、生命交流的時刻。組員來自不同團契、不同年紀,家庭背景、工作性質都不同,每次由組員帶領詩歌敬拜安靜、組長用不同的方式、話題,幫助我們暖身,更加讓我們透過點滴分享,加深彼此認識,難得主內一家,有這樣優質的相處交流時間。

若你也想與弟兄姊妹一起在靈命上長進、尋求神在你生命的帶領,參加門訓小組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投資!

在2022年11月1日第二季結束的時候,全組人製作心意卡給每一位組員,我收到的貼紙是「Faith, 你會經歷你所相信的!」願神賜給我們的信心,能滿滿得著果效和神的喜悅!榮耀歸神!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 不可不參加的暑期活動 2023 年夏令會 關麗娥

各位主內家長們,今年上平夏令會有兒童聚會,而且是邀請了三位牧職神學院的神學生負責;所以,2023年夏令會絕對是你們兒女們不可錯失的暑期活動呀!務必安排他們參與全營,使他們不會錯過每一個聚會!

        在五日四夜的夏令會,會安排在那幾個時段是兒童聚會呢?就在夏令會四堂早堂及四堂晚堂、專人見證和個人祈禱等聚會的同一時段,神學生們會為你們兒女安排豐富的、活潑的兒童聚會(詳細聚會細節,容後再公佈)。

既有兒童聚會,家長們自己就可以全程投入以上各個聚會。所以,在此鼓勵家長們也安排你們自己的大假,好參與夏令會的全營,同兒女們一起享受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我深認為夏令會是任何外遊活動所不能取代,因為在夏令會可有豐富的屬靈靈筵,又可享弟兄和睦同居的時光!

舊約神對以色列人,已好重視家庭教育,鼓勵家長們「要殷勤教訓兒女」(申6:7)。新約主耶穌甚重視孩童,提醒門徒要讓小孩子到祂那裡去(太19:14)。教會也按神的心意,重視家庭和兒童的教導;當各防疫措施撤除,一切復常,也即復辨夏令會兒童聚會。願意各家長們也和應,帶同你們的兒女一同參與這屬靈美筵。

夏令會日期    19-23/7

地點 香港大學嘉道理中心

兒童聚會年齡  今年9月入讀K1 至小六

請大家密切留意6月開始的宣傳和報名!

發佈日期:

牧者心聲:年題書的推介-關麗娥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4:8

從以上經文,可見保羅能跟主耶穌到底,不單因他個人意志堅強,關鍵的祕訣是他有愛慕主的心

但願我們同有對主的愛慕,好叫我們能忘記背後,尋求主在我們個人身上的心意,就在年初,定下目標,迎向新的一年。

教會已定下新的年題【作主門徒 實踐召命】,也預備了以下年題書推介給大家:

  • 葉漢浩《看見鄰舍,看見召命》,印象文化。 $62.4 (8折)
    [電子書版]Amazon ($59) / Google圖書 ($55.32) / 讀墨 (NT$234) / 樂天Kobo ($58)

這書前言一開始,就提出要點 – 「召命不是景點,而是整趟生命旅程」,令讀者認真地進入反思。全書共14課,為重建門徒身份的14個生命轉化。包括:01召命,反映人與神最深層的關係;02愛鄰,就是新生命的召命;03動慈心,打破看不見的理性框框;04,作活祭,拒絕被世界同化;05,彼此服事,才能找回信仰的生命力;06,惡要厭惡,在未世中彼此相愛;07,出於尋真和愛的批判,是美善的使命;08,認識邪惡的本質,才找到落地的召命;09,走近學習榜樣,走出屬靈隱蔽空間;10,活在夾縫中,才看得見在世的使命;11,堅持美善,尤其在這壓迫的世代;12,在地若天,踐行信望愛的生命;13,不完美的教會,就是我們眼前的鄰舍;14真正轉念,重新發現耶穌。

  • 楊錫鏘《召命》,證主。$124.2 (9折)
    [電子書版]Amazon ($98.94) / 證主eReading ($98) / Google 圖書 ($93.84)

作者信主初期沒有召命觀念,如一般人尋夢,為自己打算,以致被世俗洪流所感染也不自知。直至意識到信徒一生都要完成主所託付的使命,才扭轉他的人生,並成為他以後教導和牧養的核心信息。

本書首先介紹聖經有關召命的觀念,強調召命本身的神聖,以及信徒須有召命感的重要性。繼而揭露人內心的種種扭曲和陰暗面,指出它們足以導致很多人不能活出神所創造的「真我」。接著便剖析阻礙信徒實踐召命的各種因素。最後以四福音書的門徒觀作為總結,嘗試歸納出門徒召命的真諦。

  • 郭鴻標《基督信仰:連結與整命》,建道。$104 (8折)

在末世,異端四起,似是而非的信仰資訊,令信徒不易辨別。需有基督信仰入門的書,才可助我們打下穩固基礎,不易被搖動。這就是一本關於基本核心基督信仰教義的書籍,對象是一般信徒。此書的設計,像歷代教會的「要理問答」(Catechism),內容像系統神學的濃縮版,全書分三大系列,I. 《基督、上帝、聖靈》;II.《人、拯救、生命更新》;III.《創造、教會、新天新地》。每個系列有三個主題,每個主題有六個分題,共54個分題。(在此不詳列)。

閱讀對於現代信徒確是一大挑戰!尤其在每年執拾家居時,都會為未看的書而煩惱。在此,建議大家一個操練,並希望成為你新一年的好習慣,就是每天閱讀所選的屬靈書一章。只是讀一章,頁數大多不會太多,即使在疲乏欠精神下,也容易進行、完成和吸收。只要堅持下去,總能‘攻陷’全書。不單成功感,更可豐富你的生命。

在閱讀風氣低微下,造就部仍堅持每年推介書籍,因為實在不想大家錯過好多屬靈的寶庫。而且所推介的書籍都是配合年題,所以,當大家都閱讀時,整體更能明白教會所定年題的重點和方向。如想閱讀電子書,可在習慣使用的平台購買,並在報名表登記,可作守望。